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的干燥根。秦艽的功效与作用:秦艽具祛风湿、止痛、退虚热之功能。主产于甘肃、山西、陕西,东北、内蒙古等省区亦产。
秦艽形态特征
秦艽为多年生草本,高20-60厘米。主根粗长,长圆锥形,扭曲不直。须根多条,扭结或黏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。基部为残叶纤维所包围。茎直立或斜生,单~。基生叶密集成莲座状;茎生叶对生,较小,基部连合;叶片披针形或矩圆形。聚伞花序,一侧开裂,萼齿小,一般4-5枚或缺;花冠筒状钟形,蓝紫色,顶端分裂,裂片卵圆形,裂片间有对称的褶,三角形;雄蕊5,生于花冠筒的中下部;子房无柄,柱头2裂。蒴果矩圆形;种子椭圆形、深黄色。花期7-8月,果期8—10月。
秦艽生长习性
秦艽喜潮湿和冷凉气候,耐寒,忌强光,怕积水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疏松、肥沃的腐殖土和砂壤土为好;地下部分可忍受一25℃低温。在干旱季节,易出现灼伤现象,特别是叶片,在烈日直射下易变黄和枯萎。每年从根茎部分生出一个地上茎,生长年限较长的地上茎多簇生。通常每年5月下旬返青,6月下旬开花,8月种子成熟,年生育期约100天左右。在低海拔而较温暖地区,花期、果期一般推迟,生长期相应延长。种子发芽宜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萌发,发芽适温为20℃左右,而30℃高温则对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。如用低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24小时,可明显促进种子萌发。种子寿命为1年。
秦艽栽培技术
1.选地、整地:选择上层深厚、肥沃、质地疏松向阳的砂壤土,于春季或秋季进行翻耕,耕深30厘米左右,拣去石块或树根;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,过磷酸钙80千克,草木炭500千克;整平耙细,作畦或打垄,待播。
2.繁殖方式:用种子繁殖。可分春播和夏播,春播在4月上中旬,夏播于6月中上旬进行。方法是选取饱满成熟的种子,于早春在整好的地上开沟,沟深l-2厘米、沟距24厘米。条播或穴播,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,然后覆土,略加镇压,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覆盖一层草,进行保墒遮荫,以促进种子萌发,每亩播种0.5千克。一般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大约需要1个月。
3.田间管理:播种后1个月左右出苗;当苗高6-10厘米时,按株距12-15厘米进行均匀间苗,间苗后要适当浇水与追肥。中耕除草每年2-3次,一般于5月中下旬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,此时幼苗易受伤,必须操作细致;6月中下旬或7月上旬,再进行第二次除草。每年追肥2-3次,以农家肥为主,农家肥作冬肥施入,每亩施入人粪尿1500-2000千克或腐熟油饼50-100千克,加水1500千克,化肥以三料复合肥为好,一般在植株封垄后趁雨或浇水时撤施,每亩20千克;第三次在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,每亩施0.6千克,分3次喷施,每隔10天喷1次。
4.病虫害:(l)叶斑病:一般多于6或7月发生,为害叶片,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。防治方法:①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;②发病初期可喷1:1.5:150的波尔多液,10天喷1次,连续3次,或用65%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,每7天1次,喷洒2-3次。(2)蚜虫:多于春末夏初发生,为害根部。防治方法:发病期喷40%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,或用20%速灭杀了每亩20毫升、对水50千克喷雾,每隔15天用药1次,连续2-3次,效果明显。
秦艽采收加工
秦艽生长缓慢,一般生长8年后于秋季采挖,生长快的可在5年左右时采挖;把挖出的根除掉茎叶、根须和泥土,然后用清水洗净,使报呈乳白色,再放在专用场地或架子上晾晒,待根变软时,继续堆放3-7天进行“发汗”,至颜色呈灰黄色或黄色时,再摊开晒干即可,小秦艽采挖后先趁鲜搓去黑皮,然后晒干即可。
秦艽留种技术
选择无病、健壮的植株作为留种株,秦艽主要靠种子进行繁殖,一般从种子前发的第二至三年后,植株即可开花结实,采收成熟饱满的种子即可作为种子留用。
热门信息
阅读 (12346)
1 果树下怎样套种中药材阅读 (8316)
2 怎样种植重楼(独角莲种植技术)阅读 (7838)
3 生地黄的种植方法 生地栽培技术阅读 (6709)
4 阳台盆栽鱼腥草种植方法阅读 (6585)
5 玉竹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