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致富网

贵州贞丰县朝江:种植中药材 致富奔小康

  “夜郎无闲草,黔贵多灵药”。贵州贞丰县素有种植中药材历史,长田乡返乡农民工吴朝江,种植中药材成为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奔小康的带头人。
 
  1994年,浙江省磐安县的一个贝母中药材种植基地招工,吴朝江应聘到药材基地打工,开始学习新的技术。花了近两年的时间,吴朝江熟练掌握了中药材种植的整套技术,从基地的零时工成为了技术员。
 
  “当时我也想多学点技术,到基地去以后,发现种植药材是一门很细致的活路,所以学得也认真,老板很喜欢我,一干就干了6年。”吴朝江回忆说。
 
  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长期的打工生涯让吴朝江的思乡情结越来越深。2011年,吴朝江返乡。
 
  在家一年的时间,吴朝江看到村民种植了一季烤烟和玉米,除掉种植成本,纯收入所剩无几,他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 
  早在几年前,吴朝江就留意到本地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,家里留下的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,使得许多人家的土地荒废,于是他有了流转土地的念头。他琢磨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传统的种植模式,让群众富起来。不经意间,吴朝江联想到长田乡部分群众零星种植中药材,何不将自己在浙江学到的技术用来发展药材种植呢?
 
  于是,吴朝江开始上网查询中药材种子销售点,苦无结果的情况下,他想到了浙江磐安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老板葛国火,跟葛国火说家乡土地好租,土质好,气温适合种植中药材,希望他能给予资金和种子上的支持。多年的相处,葛国火对吴朝江深信不疑,当即同意提供种子和承担收购药材,并投资76万元跟吴朝江一起发展药材种植。就这样,吴朝江将自己的积蓄和贷款共66万元全部拿出来,到邻近的雨柏村找到村支书王伦学商量租用土地的事情,他的一腔创业热情得到了王伦学的支持。
 
  2012年6月,吴朝江在雨柏村成功租到了连片的600亩土地,并从浙江磐安种植基地成功运来了贝母、太子参、白术种子,聘请当地的老百姓到基地培土、播种。看到群众除传统农业种植外,仅仅依靠打工收入来维持生活,土生土长的他感到了心痛。于是吴朝江有了邀请群众共同参与种植的念头,这样既扩大了种植规模,又达到了共同致富的目的。
 
  吴朝江开始走村串户动员群众,但他得到的却是一口回绝,由于种植贝母、太子参每亩需要10000多元的成本投入,种植风险较高,群众无法接受。此时,从事多年群众工作、深知群众顾虑的王伦学主动找到他,第一个要求入股参与种植。
 
  在村支书的带动下,村里的群众纷纷入股参与种植,很快药材全部栽种下地,55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起来了。为了便于统一管理、合理分工,他与王伦学商议,决定成立合作社。2013年2月25日,贞丰县长田乡惠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,吴朝江任理事长。
 
  一谈起他的宝贝药材,吴朝江的话滔滔不绝:“一亩太子参按我们在浙江的标准种植的话,可以收入30000元到35000元,把工人工资、锄草、加工这些全部除掉要收入15000元左右。贝母也是,你投资15000元,就要纯赚15000元。”看着满地绿油油的中药材,吴朝江算起了经济账。
 
  由于管理到位,现在,基地的太子参、贝母长势喜人,据吴朝江初步估计,基地的550亩中药材将收入800多万元。他满怀期望地说,将扩大种植规模,发展到1000亩以上,并与核桃进行套种,使中药材这种喜阴的作物产量更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