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致富网

湖北慈利莫振华荒山种植药材“钱”景美

近些年来,随着中药材价格一路上涨,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也被很多人看好,湖北慈利县景龙桥乡80后年轻人莫振华 看准了药材种植这个市场,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荒山上种植中药材种出了真金白银,同时也拉动了当地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。

“你看,这就是我们种植的中药材叫瓜蒌,可以长一人多高,上面结的果子像西瓜一样的,  好漂亮的,它种一次可以收5年,平均每年每亩纯利润在5000块钱左右, 然后在第五年可以把这个根挖起来,每亩还可以卖5000到6000块钱。” 7月5日,笔者在慈利县景龙桥乡太平山中药材种植转业合作社,与莫振华聊起了他荒山种植中药材的创业经。

相比传统的农作物,种植瓜蒌的劳动力成本较低,加上可观的经济回报,莫振华的基地有260亩的面积都种上了瓜蒌。莫振华告诉农事记者,射干耐干旱和寒冷,对土壤要求不严,山坡旱地均能栽培,根茎部入药有清热解毒、祛痰利咽、散血消肿的功效。在整个基地来说,它是适应性最强,却也是亩产量偏低的一种中药材,眼前这片两年生的射干其实已经可以出售了,但为了增加产量,莫振华决定让它们在地里再多生长一年。

“射干这个品种还是比较好管理,但是它的产量还有效益还是比较低的,亩产量大概平均每年达到2000块钱左右,我们为了考虑提高土地利用率,还增加了套种油茶。”在药材基地,他犹如一个药材专家,向笔者介绍起各种中药材的功能和价值。

通过一番交谈,笔者了解到,今年是34岁的莫振华接触中药材种植的第五个年头,2001年高中毕业的他经朋友介绍,在广州的一家公司上班。独自在外闯荡的经历让莫振华开了眼界,也增长了不少胆识,五年之后,他辞职结束了打工生活,决定回到家乡自主创业。

莫振华坦言,当自己的一腔创业热情在与一些实际困难相碰撞后,也曾有些心灰意冷,但已经认准了中药材种植这条路子的他,决心先通过其他途径,来解决前期的成本投入这个最大的难题。
 

2010年,通过承包工程让莫振华累积了近百万创业资金,也让他心里有了底,不过为了让自己的第一次创业之路走得更稳一些,他找了一位老朋友合伙创业,都看准中药材这个市场的两人一拍即合,当年年底就承包了200亩左右的山地,破土开荒。

“我这里种药材的时候考察过很多地方, 最开始是考察玉竹, 玉竹我们当地老百姓种植得挺好,所以当时一开始搞的时候就选了玉竹,栽在坡地上主要是便于沥水,然后防止病毒的扩散,”莫振华介绍说,目前基地里种植的玉竹共有350亩,亩产量一般在8000斤到9000斤之间,如果加强精细管理可以达到一万斤以上,他的玉竹主要是销售到广州的外贸公司,最终被出口到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日本等国家。

2011年,成功种植上百亩本地传统中药材玉竹之后,莫振华一边逐渐扩大承包荒山和土地流转的规模,一边四处考察更多的中药材,并对看好的品种进行一定面积的试种,旱半夏就是其中一种。但试种旱半夏的时候,由于缺乏技术让他亏了五六十万。

对于创业过程中这种失败的尝试,莫振华不是没有心理准备,在旱半夏上栽了跟头的他,开始花费更多的心思在基地上,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,仅仅在一年之后,老天爷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。

在2013年的时候 ,基地上种植的玉竹赶上最好的价格行情,100多吨玉竹被客商抢购一空,玉竹大卖,不仅弥补了旱半夏造成的损失,更是一次性收回了基地所有的投资成本,也正是在这之后,莫振华有了发展白芨、黄精、虫芦等名贵中药材的想法。
 

由于白芨能广泛用于医药、美容、工业等方面,市场的需求量比较大,一公斤干货的价格能卖到600元左右,平均每年每亩地的收入近6万元。

现阶段莫振华的想法,就是希望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之后,自己更多地试种像白芨这样经济效益可观、发展前景看好的中药材,试种成功后能影响更多的老百姓,带动他们加入到合作社一起种植抱团发展,到目前为止,合作社已经拥有会员100多人了,说起自己的成功创业,他的脸上是一脸的笑意和幸福。 张家界新闻网7月6日讯 (通讯员 黄岳云 向金龙 周辉初)